近日,由共青团中央、中国科协、教育部、中国社科院、全国学联和四川省人民政府共同主办四川大学承办的第十七届“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闭幕。
我院王伟峰、张铎、邓军老师指导,杨博等8名同学完成的《煤火灾害动态感知与隐患辨识预判系统》获主体赛三等奖;曹月、袁刚老师指导,曹萱芮等4名同学完成的《忆峥嵘岁月 传红色基因》获红色专项赛三等奖。这是我院继第十五届“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中获得二等奖及“累进创新专项奖”铜奖后再次荣获“挑战杯”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国家级奖项。
一直以来,安全学院高度重视大学生科技创新能力培养工作,依托学院学科优势和师资力量,组建大学生科创中心和安全协会、消防协会,通过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提升“1145”平台广泛开展兴趣带动、制度驱动、平台联动、资源推动的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取得了较好工作成效。
项目名称:煤火灾害动态感知与隐患辨识预判系统
团队成员:杨博 刘韩飞 王志强 严瑞锦 刘莹莹 阮诗怡 刘楚琪 曹毓国
指导老师:王伟峰 张铎 邓军
项目简介:煤火灾害遍布世界各地,每年造成巨大的煤炭资源损失和环境污染,严重威胁着自然环境和人类健康,已成为全球性灾难,也是威胁煤矿安全生产的五大灾害之一。我国以烟煤和褐煤为主,90%以上的煤层自燃倾向性为容易自燃或自燃,煤火灾害十分严重,并多次引起瓦斯燃烧和爆炸事故,造成重大的人员伤亡和经济损失。这些都是由于采空区煤自燃隐蔽火源位置不明、监测预警滞后所造成的重大灾难事故。
针对煤火灾害监测预警的技术难题,以煤火灾害精准预警与科学防控为总体目标,创建了煤自燃基团突变理论及精细划分方法,构建了煤自燃预警指标体系和危险程度判定准则,开发出煤自燃危险区域特征信息无线监测预警系统、采空区温度场分布式光纤监测预警系统、煤自燃多组分指标气体激光光谱动态检测系统,建立了煤火灾害多源信息融合识别与隐患预判模型,研发出煤火灾害动态感知与隐患辨识预判系统软件,通过在现场工业性试验、推广应用、技术突破、更新迭代,完善了煤火灾害动态感知预警与主动防控技术体系,将煤火灾害防控的关口前移,实现了煤火灾害由被动治理到主动防控的根本转变和超前预警。
本项目多项成果经同行专家技术鉴定达到国际领先水平或国际先进水平,先后获第六届中国国际“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国赛铜奖、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国家级项目、第十三届“挑战杯”陕西省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特等奖等,团队核心成员授权国家专利1项,受理国家专利2项,登记计算机软件著作权5项等。
矿用本安型多参数无线传感器
矿用本安型分布式光纤测温主机
煤火灾害动态感知与隐患辨识预判系统
项目名称:忆峥嵘岁月传红色基因
团队成员:曹萱芮 尹梓轩 郝佳妮 郝帅
指导老师:曹月 袁刚
项目简介:2021年2月,安全学院曹月、袁刚两位老师带领实践团队走进陕北靖边县开展红色文化调研,通过线上线下结合,共研红色经典;重走红色足迹,体悟红色文化;访谈红色人物,挖掘红色故事的形式凝练“挑战杯”红色专项项目视频作品和调研报告,力求形成一堂生动、深刻的红色实践课,让青年一代在实践中深刻感受中国共产党初心使命的丰富内涵和磅礴伟力。
团队视频作品以陕北靖边县红色景点为拍摄主线,联系并采访了当年时任三边军分区司令部的号兵(连长)冯德红老人,通过调研访谈,查阅史料文献等方式,生动再现了党中央从1947年6月-8月转战陕北时在靖边工作、生活和战斗的真实历程。在此基础上,团队深入走访调研靖边县红色文化的现状和面临的困境,深入探讨分析新时代传承靖边县红色文化的策略与建议,在培养团队成员科学严谨的学术态度和学术精神的同时,旨在引领青年一代不忘初心,砥砺前行,坚定理想信念,努力成长为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